玉连环影·何处

玉连环影·何处朗读

何处?几叶萧萧雨。湿尽檐花,花底无人语。

掩屏山,玉炉寒。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。

译文

是什么时候,下起了浙浙沥沥的小雨?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,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。

轻轻地将屏风掩紧,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。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、深锁双眉,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。

注释

玉连环影:词牌名,此调谱律不载,或亦自度曲。

何处:何时。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。

檐(yán)花:屋檐之下的鲜花。

屏山:屏风,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,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。

阑干:同“栏干”。

玉连环影·何处创作背景

  纳兰与妻子卢氏恩爱情深,可惜天妒红颜,卢氏双十年华便香消玉殒。此作想必是纳兰描摹回忆之作,写女子其实也是自况其身,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考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纳兰性德著;亦歌解析.落尽梨花月又西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6.01:第107页

 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.细腻动人。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。后半首转入室内,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,不见一丝温暖。这一切,无不透着凄冷之意。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,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,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。

 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,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。先写室外,再写室内,最后点到愁怨之人。本篇虽短小精悍,但却层层深入,极见情味。纳兰长于小令,由此篇亦可见一斑。一开始便发问: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?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。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。

 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,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...

纳兰性德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收迹垂五年,东湖曾未窥。湖光记寤寐,念君亦如斯。

得意有此会,空山跫履綦。待雨洗秋暑,君来雨即随。

()

曾是陶公手种来,山中风雨老莓苔。伫看贡入明堂用,还似当年宰相才。

()

靖一潜蓬庐,愔愔咏初九。广漠排林筱,流飙洒隙牖。

从容遐想逸,采药登祟阜。崎岖升千寻,萧条临万亩。

()

山居亦何乐,所乐在泉石。盘桓抚松桂,兹乐岂易得。

白云如飞鸿,过眼时历历。俯仰天地间,孤踪寄幽僻。

()

开济平生学,忠精一寸心,

时危添白发,意远寄清吟。

()

别乘词锋不费磨,江山得助想经过。

离情柳色长亭暮,愁绪梅腮细雨多。

()